排污阀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排污阀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新闻】基础牢特色强牌子响质量好青岛沿海型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探秘短裂亚菊

发布时间:2020-10-19 08:07:30 阅读: 来源:排污阀厂家

基础牢特色强牌子响质量好——青岛沿海型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探秘

青岛坚持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开展现代农业的顶层设计,把发展沿海都市现代农业作为建设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要内涵,创新发展理念,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青岛特色的沿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这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熟悉的是,它是一座闻名遐迩的旅游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工业城市;陌生的是,它还是一个农业人口占68%的农业大市,主要农产品可以实现自给有余,是粮食的主产区和主销区、全国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城市。

它,就是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凭借较强的经济实力、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区位优势,在农业上创新发展、厚积薄发,农业现代化水平位居山东省前列,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1.6万元。

青岛市副市长黄龙华说:“青岛坚持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开展现代农业的顶层设计,把发展沿海都市现代农业作为建设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重要内涵,创新发展理念,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青岛特色的沿海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在更高起点上进行顶层设计,树立“四全”发展理念

青岛都市农业发轫于上世纪90年代的休闲农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以及创汇农业得到快速发展。然而,由于缺乏对都市农业的战略定位和总体发展规划,农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不同步,也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已成为青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点。

面对机遇和挑战,青岛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统筹谋划现代农业发展。

2012年召开的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组团发展、生态间隔”战略;坚持以高端农业引领传统农业发展,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水平,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青岛市“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优化提升农村经济结构为主线,积极开发农业功能,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大力发展集生产、经济、生态、文化、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新型都市农业。

今年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率先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为目标,努力走出一条基础牢、牌子响、特色强、质量好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子。

青岛市农委主任由翠玉说,市委市政府在更高起点、更广视野上进行“顶层设计”,为青岛都市农业发展勾勒出了蓝图和路径。围绕全域统筹发展,树立全域规划布局、全产业链发展、全程质量监管和全新体制支撑的“四全”理念,在稳定“粮袋子”丰富“菜篮子”的同时,打造外向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增强都市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号角吹响,全力推进。该市在城市发展大局中全域规划、整体布局,搭建“一轴三片、四区多点”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框架。

围绕大沽河生态中轴,投入近200亿元,实施综合整治工程,发展生态农业,建设30多处万亩林场,打造出东部崂山、北部大泽山和南部大小珠山“三大生态间隔片区”,形成了青岛以大沽河为轴、以“三大片区”为间隔、万亩林场星罗棋布的生态环境。

在青岛北部建设200万亩粮油生产功能区,沿大沽河流域建设100万亩高效设施农业生产功能区,建设高端农业精品园、示范园、标准园600多个。重点建设蓝色农业发展区和现代畜牧业养殖区,加快发展深海养殖和海洋牧场,已发展深远海抗风浪网箱200个、海洋牧场2万亩,形成了肉牛等五大优势产业区和肉鸡等七大优势产业。全市拥有农产品商标7700多个,其中国家驰名商标10个,“三品一标”366个,佳沃蓝莓、崂山茶等著名品牌享誉全国。

发挥区位优势,走开放型都市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青岛最大的优势在开放,农业最大的优势也在开放。

青岛农业积极“引进来、走出去”,引进国内外资本和先进技术,加快构建农产品加工转化体系,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随着正大集团、六合集团等大型外资农业企业落户青岛,九联集团、柏兰集团等本土农业龙头崛起,青岛农产品加工企业呈集群化发展,推动了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据介绍,青岛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2657家,其中规模以上550家,亿元以上85家,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400亿元以上,打造出面粉、肉猪、海产品等八条百亿级农业产业链。

国际性港口优势,加上众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化发展,带领青岛农业率先打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加快占领国际市场。莱西市青岛九联集团是集饲料加工、种鸡繁育、肉鸡饲养、屠宰加工、出口贸易等于一体的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其规模化、标准化、自养自宰的生产模式被称为“九联模式”。

集团党委书记、行政副总裁王恒虎说,公司年出栏商品肉鸡1.3亿只,加工能力10万吨,销售收入79亿元。其中,肉鸡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3,2013年出口创汇2亿美元。

九联集团是青岛农产品加工业的一个缩影。据介绍,全市直接从事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达到1200多家,产品出口遍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超过50亿美元,占全省32%、全国7.4%,位居全国第一。“全国农产品第一出口大市”绝非浪得虚名。

在发挥工业优势、开放优势的同时,青岛毫不放松农业生产,牢牢地将饭碗端在了自己手里。市农委副主任史跃林说:“都市农业不是不要粮食生产,而是要在保障城市‘米袋子’、‘菜篮子’安全供给的同时,更加重视发挥农业的生产、生态和生活等多种功能,着重在拓展农业功能过程中,丰富城市内涵。”

据青岛市农委种植业处处长鲁军佐介绍,近年来,该市深入实施了“四百工程”(建设100万亩高产优质高效粮食、100万亩优质蔬菜、100万亩优质专用花生、100万亩优质果茶示范区),形成了种植业四大优势产业布局,打下了口粮安全的坚实基础。青岛人的目光还盯上了更高层次的供给保障。2013年青岛市委市政府出台意见,全面部署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智慧农业、品牌提升、现代种业、节水农业、生态循环农业、远洋渔业、生态林业和农业机械化等10大重点工程建设,推动现代农业全面提档升级。各级财政每年投入40多亿元,带动社会投资60多亿元,金色粮仓、绿色粮仓、白色粮仓、蓝色粮仓等“四大粮仓”已现雏形。目前,全市蔬菜产量已达400多万吨、肉蛋奶58.4万吨、水产品45.4万吨,粮食、蔬菜、油料、肉蛋奶、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工业化城市粮食自给作出了样板。

在莱西市东庄头村蔬果科技示范产业园,记者看到,青岛市最大的“菜篮子”工程——青岛国际农副产品交易物流港正在建设之中。

莱西市农业局副局长孙进林介绍,园区规划面积3500亩,总投资10亿元,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大沽河现代农业产业带”以及物流港支撑,逐步形成以莱西为核心区,向大沽河流域12县市延伸的半岛蔬果种植、加工、交易集聚区,带动大沽河两岸周边300万亩蔬菜、500万亩瓜果形成规模效益,拉动农民增收,推进半岛农业现代化、区域经济和城镇化发展。

现代农业发展不仅极大丰富了餐桌,也满足了人们对生态的向往。城阳区夏庄街道王家曹村的四季生态采摘园,自去年建设运营以来异常火爆。园区负责人王正忠介绍说,5.6万平方米的联动温室是全省单体面积最大的室内采摘园,分时段无公害栽培南北瓜果蔬菜,“今年上半年有3万多市民前来观园采摘,门票100元一张,园内水果免费吃,带走的话单算。”

崂山区农业局副局长王会滕说,面积1.3万平方米的崂山区枯桃花艺生态园,集花卉展示、研发、交易、科普、旅游于一体,不仅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还可安置500余人就业,每年为当地社区带来1000万元的稳定收益。

像这样的生态园在青岛各区市并不鲜见。随着“蓝莓小镇”等一批生态旅游小镇崭露头角,城阳樱桃山会等乡村旅游产品成为市民近郊休闲旅游的首选,农业节会经济成为都市农业一道亮丽的风景。全市农业节庆活动达到61个、年接待游客463万人次、收入过百亿元。

创新农业体制机制,激发都市农业巨大发展活力

“发展现代农业,关键在人。发挥和调动人的积极性,关键在于创新体制机制。”青岛市农委经管处处长杨峰说。

青岛通过开展土地确权登记,鼓励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同时,辅以全新的金融服务农业机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和林权“四权”担保融资,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解决新型经营主体农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今年以来发放担保贷款69亿元。

目前,全市农民合作社达到7824家,社员31.2万户。全市百亩以上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土地股份合作社达到4324家,经营土地面积98.9万亩。粮食作物已经基本实现了社会化服务组织全覆盖。

都市现代农业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经营模式,青岛探索完善“龙头企业 农场(基地) 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鼓励工商企业参与蔬菜和果茶精品园的建设和经营,逐步形成了市场化投入、企业化经营和产业化开发的精品园区运营新模式。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设施等入股,企业通过设立风险基金、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形式,双方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莱西市大沽河万亩果品观光采摘生态园涉及沿岸18个村,项目采取“公司 基地 农户”模式经营,引导当地农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精品农业,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直接带动农户6500户,安置6000人就业。

机制创新激发出都市农业巨大的发展活力,全市相继建成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71个,涌现出佳沃农业、山后韭菜、华盛绿能光伏农业等一批大投资、高水准的现代农业示范园。

青岛杰丰农业公司总经理张庆涛介绍,“山后韭菜”生态循环休闲示范园采取“示范园 合作社 基地 农户”模式,发展高端农业和精品农业,“200亩有机韭菜装在礼盒里卖,每亩年产值10万元,辐射带动山后村合作社发展韭菜种植5000亩,售价比市场价格每斤高出0.5~1元。”

现代发展模式催生了新的农业业态。在即墨市普东社区,记者见识了光伏农业的魅力。华盛绿能农业公司建设的光伏农业项目占地1000亩,它以光伏设施大棚为载体,实现了“棚顶发电、棚内种植”,该模式已在山东、江苏、内蒙古等地得到推广。

华盛绿能农业公司董事长李坚之说,光伏大棚采用先进的滴喷灌和通风系统,以及墙体、袋式基质和管道等先进栽培方式。“1座光伏大棚相当于200千瓦的发电站,每年并网发电效益在30万元以上,农业种植收益在15万元左右,综合产值可达45万元。通过土地租金、进棚务工以及承包种植等方式,农民人均收入比过去增加一倍多。”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青岛比全国进度提前三年完成。推进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改革,率先破题。首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和林权“四权”担保融资等等,新一轮农村改革大幕已经拉开。

青岛在全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道路上,奋发有为,昂首阔步,正迈向领跑沿海开放城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征程!

天津治疗节段型白癜风的医院

贵阳癫痫病医院哪家好

南京看精神分裂医院网上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