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阀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排污阀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民进党执政已六年台独路线清晰明显-【新闻】

发布时间:2021-04-08 01:33:57 阅读: 来源:排污阀厂家

民进党执政已六年 “台独”路线清晰明显

考察民进党执政状况,“台独意识治政”始终贯穿其执政行为始终,全面推行“渐进台独”和加紧推进“法理台独”,成为民进党执政的基本路线。6年来的执政手段加剧了民进党的失误,当然也严重侵犯了台湾同胞的利益,严重阻碍了台湾的发展,也加剧了民进党自身的危机。

利用执政条件,加快“台独”步伐

陈水扁执政的6年,是全面违反“四不一没有”承诺的6年。2006年的元旦、春节谈话和4月3日与马英九的会面,集中提出了新一轮的“台独”图谋。陈水扁6年来的“台独”,重点之一是推进“渐进台独”,全面推进“去中国化”、“文化台独”、“台湾正名”、“军事台独”,成为6年多来陈水扁分裂祖国的主要着力点。重点之二是宣扬“一边一国论”,明确亮出“台独目标”,宣扬“中华民国四阶段论”、“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加紧向民众灌输“台湾意识、台湾主体性、台独国家认同”等“台独观念”。重点之三是制订“公投台独机制”。陈水扁利用不正当手段连任后,2004年8月23日通过“修宪案”,2005年6月召集“任务型国大”,完成“公投入宪”,完善实现“法理台独”所需要的法律和政治体制。重点之四是在“宪政改革”掩护下推行“法理台独”,为“台独”制订“合时合身合用的新宪法”,“终统”则是第一步,2006年间提出“台独新宪法”草案,2007年进行公“新宪公投”。陈水扁当局的“台独之路”是一环扣一环:通过推进“渐进式台独”,扩大“台独”的社会基础;通过“公投入宪”,落实“一边一国论”,完成“法理台独”。

激化族群矛盾,煽动民粹主义

为全面推动“台独”主张,陈水扁当局始终把进行族群动员、激化社会基本矛盾作为基本方式,抓住各种机会进行煽动。第一是以“族群”划线,把支持还是反对“台独”作为区分是友是敌的标准,对他们认为是不赞成“台独”的人、团体、政党,自动定位为政治对立面,不遗余力地进行打击。第二是坚持“台独挂帅”,在发展经济与推进“渐进台独”发生矛盾时,在安定社会与依靠“台独”凝聚“台独铁票”出现矛盾时,在主流民意与“渐进台独”出现矛盾时,一律向“台独”倾斜。第三是制造政治对立,利用简单的排列法,把大陆等同于外省人、把外省人等同于泛蓝军,进而把反对“台独”说成是“外省人欺负本省人”,把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泛蓝军说成是“中共的统战工具”,把国亲两党反对“台独”、为两岸关系的缓和奔走说成是“联共卖台”,把连战的“和平之旅”、宋楚瑜的“搭桥之旅”说成是“投降之旅”。在这基础上,篡改民主真谛,煽动民粹,滥用、乱用和错用“公投”,把“公投”当成制造族群冲突、省籍矛盾、统“独”对立和拒绝统一的主要手段。激化族群矛盾,激化了社会基本矛盾,加剧了台湾的混乱。

大陆政策僵化,干扰两岸各项交流

陈水扁自己说,在大陆政策上举过40次橄榄枝(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建议)。问题不在提过多少次,关键是每次都是他自己推翻和否认,毫无政治诚信和人格道德可言。在大陆政策上,陈水扁当局否认“九二共识”,“优先”追求“台独目标”,重点是压制一波又一波的“大陆热”,限制两岸交流。2001年11月,宣布以所谓“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取代李登辉提出、过时的“戒急用忍”政策,2006年元旦开始实施“积极管理,有效开放”,为两岸交流设置人为障碍,阻挠交流的深入和发展,拒绝大陆在连宋大陆行后提出的“六项建议”和“十五项政策”,全面紧缩两岸交流。对于两岸“三通”,2003年1月,经济上声称“三通”不是台湾经济的万灵丹及特效药,政治上图谋将两岸直航导向“一边一国”或“国与国”之间的国际架构。面对两岸同胞要求发展两岸交流的压力,民进党当局不得不进行一些政策上的调整,在通航问题上先后被迫同意开放“小三通”和“共同参与,多点开放,直接对飞,双向载客”的“春节包机”,在两岸交流上被迫增加开放项目,包括放行8吋晶圆体投资大陆案,但“全面紧缩”的趋势没有改变。

恶性竞争,对泛蓝军实施“割喉战”

重点之一是扩大泛蓝军的声势,借助执政资源加快“绿化”,利用各种手段扩大势力范围,特别是加快公营事业部门、军警公教系统、媒体的“绿化”,拉拢政务官入党,民进党党员队伍前四年增长四成,扩大至53万余人。为了扩大泛绿军阵营,在动用行政、经济、媒体等资源“拼选举”之外,动用非法手段操纵选举,巩固执政基础。重点之二是全面压制泛蓝军,一方面陈水扁大权独揽,决策粗糙,无视民主;一方面无视经济规律,无视施政特点。因此,朝野之争激烈的根本原因是陈水扁“台独治政”和决策失误。重点之四是对泛蓝军实施“割喉战”。攻击泛蓝军是“专制回潮”、“黑金复辟”、“政治分赃”、“老年政治”、“柔性政变”、“联共卖台”,要对泛蓝军“割喉割到断”正是因为民进党当局的如此心态,加剧了蓝绿对立和族群对抗,也加剧了政坛恶斗。重点之三是分化离间泛蓝军,不断放风组织“政党同盟”、“政党和解”、“民亲合作”,甚至上演“扁宋会”和拿出“十点共识”,只是因为缺乏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只能说是政治交易,所以墨迹未干,陈水扁就撕毁“十点共识”。

经济决策失误,“拼经济”成为“政策性买票”

民进党当局善于和敢于提出蛊惑人心的口号,善于和敢于提出激动人心的计划,善于和敢于多花钱乱花钱。但在实际施政行为上,经济政策是杂乱无章,有决策无政策、有政策无行动、有行动无结果的现象十分严重,与经济现状明显脱节。经济衰退一方面已经滞后台湾经济的转型和升级,一方面已经成为民进党当局执政没有政绩的主要表现之一,“拼经济”成为掩盖没有政绩的高招。到“扁马会”时,陈水扁一共讲过12次“拼经济”。问题是其出台的“拼经济”的措施,变成针对特定群体进行的“政策性买票”、“政策性贿选”。从实践上看,陈水扁的“拼经济”不是为了经济,只是把本来应该用在正当地方的钱用在不正当的地方,以满足民进党当局的“权欲”和“独欲”。民进党当局的经济决策只是为了“拼台独”、“拼选举”,因而台湾经济缺少政策层面的保驾护航;只是民进党当局的“台独挂帅”、压制泛蓝军的恶习没有改变,因而台湾经济缺少发展所必需的稳定的政治环境;民进党当局坚持的“三不通”和干扰两岸交流的政策没有改变,因而台湾经济缺少根本的动力。

执政能力低下,“改革、扫黑和应急机制”不见成效

“改革”是陈水扁上台时打出的旗号,只是民进党当局推动的农渔会信用部、健保、教育、社会福利改革等社会改造,无一不引起社会各界的抗争。关于公营企业的改革,成为贱卖公有资产、捞取不义之财的重要途径。关于“二次金改”,更是成为倒卖公营财产、扶助绿色财团的机会。“改革”成为陈水扁进行利益输送、安插亲信控制公营事业的代名词。“扫黑”是导致陈水扁2000年3月胜选的竞选口号之一,如今6年多过去了,“扫黑”、清除腐败、追查弊案没有出现台湾舆论和民众所期待的局面,不仅涉及李登辉的“尹清枫案”、“新瑞都案”等重案不了了之,陈水扁及其亲信、民进党的高官群成为新的弊案的嫌犯,成为一批运用公共权力进行利益交换、利用公共权力保护犯罪的杰出典型。因此,民进党当局“选择性办案”决定了“扫黑”的局限性,当然“扫黑”可以起到“为对手增加麻烦”、“为自己增加选票”的作用。在处理“突发事件”、建立“应急机制”方面,在所处理的10多次重大事件时,陈水扁当局次次都成为社会各界批评的对象。“改革、扫黑和应急机制”是当代社会管理的三大重点,集中体现出陈水扁当局执政能力低下和执政没有政绩。

执政路线决定执政手段,执政手段是为路线服务的,“台独”是一条没有前途的路,执政手段当然也不可取,只能加剧陈水扁当局执政的失误,从负面干扰民进党的执政趋势。

逍遥诀(送千充连抽)

《永恒龙骑GM版》开服活动

谁还没个童年啊,这些游戏就是我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