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阀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排污阀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天津市打造京津冀精品菜篮子-【新闻】安吉金竹

发布时间:2021-04-20 13:21:53 阅读: 来源:排污阀厂家

天津市:打造京津冀精品“菜篮子”

从“种庄稼”到“种景点”,从小农种植到科技育种规划……五年来,津南区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紧紧围绕建设京津冀绿色高档特色“菜篮子”产品供给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产品物流中心区的“三区”定位,做好规模农业、种源农业、品牌农业、休闲农业“四篇文章”,不断提升农业集约化和产业化水平,走出了具有津南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进一步推动了农业转型和农民增收。

扩大集约生产 打造规模农业

“如今,社里有40户农户,每户年收入10万元,放在5年前想都不敢想。”葛沽跃进合作社总经理刘学仁告诉记者,自合作社成立以来,一家一户分散种植的生产方式没有了,规模生产、机械作业的现代化种植方式越来越深入人心。因为风险小、行情好、收益高,每户农户都能从中获益,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规模化种植队伍中,逐渐富了起来。

葛沽跃进合作社位于葛沽镇东部,毗邻葛沽主城区,是刘学仁眼中的一片世外桃源。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葛沽人,刘学仁联合出资人韩宝来,在2012年底承包了1200亩地,并将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由小机械、小规模、粗放式生产向大机械、大规模、集约化生产转变。如今,合作社开垦了高标准农田510亩、水田400亩,架设温室大棚80个,种植了葛沽萝卜、蜜蜂授粉西红柿等10余类特色蔬菜品种。

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实施规模集约化经营,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这些实实在在的措施和政策,让像葛沽跃进合作社这样的一批规模型涉农企业在津南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全区正常运营的规模型设施农业园12个,累计投资10亿元。农业龙头企业18家,年销售收入约10亿元。全区市级合作社8个,示范家庭农场6个,均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这些企业和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依托自身特色产品,成功在市场中立足,并帮助广大农民发家致富。

突出创新驱动 发展种源农业

走进天津市宏程芹菜研究所,老所长张继波迎了上来。当天,正是发货的日子,11类芹菜种子将被发往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10余个省份。“如今全国40%的芹菜都是这里培育的,有津南实芹、双港西芹、航育西芹……”说到这些,老所长抑制不住兴奋和自豪,开怀大笑。

成立于1992年的天津市宏程芹菜研究所,如今是全市芹菜育种的龙头企业。25年来,研究所不断壮大科研实力,尤其是这五年,不断引进高端技术人才,并承担了国家、市、区级10多项科技推广项目,系统选育、杂交选育、生物育种、航天育种等高精尖技术在其日常育种中得到广泛运用,大大提升了芹菜良种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如今,研究所年产值高达1000万元,收入800万元,毛利润350万元。其中设施芹菜茬口优化增收等多项栽培技术,提高农民收入15%,亩收入达4万多元。

为进一步适应“京津冀一体化”战略需求,五年来,津南围绕现代精品农业、微咸水养殖、高档花卉、高品质蔬菜、农产品深加工、良种培育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创新,加大力度研究小站稻、葛沽萝卜、津南宏程芹菜系列品种的品质提升技术,积极推进“互联网+”的运行管理模式,形成了具有津南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高地。

孕育稻耕文化 打造品牌农业

“一篙御河桃花汛,十里村爨玉粒香”,这是文人墨客对优质小站稻的形象描述。今年,津南复垦土地2.3万亩,用于种植优质小站稻,切实做强“小站稻”品牌。据津南区农经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津南区充分发挥“小站稻”地理标志的优势,整合全区乃至全市的小站稻并制定统一标准,提升“小站稻”的品牌影响力。

借助“小站稻”品牌,津南以“小站稻”稻耕文化为核心,在小站镇积极实施“九个一”建设,即:一田、一标、一网、一馆、一街、一园、一水、一祠、一镇,全力打造小站稻耕文化产业基地。其中,“一田”指打造小站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田;“一标”指研究和推行小站稻生产标准,统一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统一发放农产品防伪追溯验证码;“一网”指建设津南区农业物联网、电商网、信息网联动平台,实现交易互联信息互通;“一馆”指建设小站稻米文化博物馆和公园,开展稻耕文化历史教育、小站稻形成过程展示、关联历史人物故事展播;“一街”指对小站古街进行整体策划,重点发展高端农产品交易、优质农产品营销品尝以及衍生创意产业和旅游观光、旅游产品销售等旅游产业,打造吃、住、娱一条街;“一园”指以小站练兵史实为基础,以北洋历史、天津近代文化、小站稻文化为脉络,使小站练兵园及周边配套成为集教育、休闲、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故事主题型历史文化旅游区;“一水”指扩大米立方水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其成为该镇旅游名片;“一祠”指整修会馆村立有周盛传、周盛波兄弟塑像的周公祠;“一镇”指整合全区乃至全市资源,建成“小站稻”稻耕文化特色镇。

在“小站稻”品牌的带动下,津南区通过“品牌+合作社+农户”的新型模式,挖掘了一批叫得响的农业品牌。在种植业方面,葛沽萝卜、南义葡萄、北中塘无花果等农产品正在逐步做强做大,出现在老百姓的餐桌上。在养殖业方面,“兴农”鸡蛋、“锦堂”观赏鱼、“彬钊”白对虾等产品正在创出品牌,远近畅销。

推进产业融合 发展休闲农业

午后,顾成龙打开手机团购app,查看当天市民采摘预约的情况。当下,正是香蕉、木瓜和葡萄成熟的季节,app上显示,这两天采摘的预约人数明显上升,于是,顾成龙打电话通知采摘部多准备些采摘工具,以免供不应求。

作为小站迎新合作社采摘部经理,顾成龙见证着几年来合作社的发展,不禁喜上眉梢。与前些年不同,近年来,津南区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一改以往农业经营缺订单、少销路的传统模式,陆续为涉农产业装上了“现代引擎”。农耕养殖借力休闲观光,名牌农产品搭上网销快车,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旧面貌正在淡出人们的视线,都市型现代农业正在成为农业经营的新常态。

“合作社现有1000多亩地、30000平方米采摘大棚、10余种应季果蔬,还有自主研发的香蕉苗,社员们的收入比以往增加了不少。”顾成龙告诉记者,这就是五年来合作社开拓采摘休闲市场取得的成果。如今,每到双休日,至少有十多个家庭前来采摘、避暑,赶上“黄金周”和“小长假”,还会有来自京津冀的千余名游客前来享受农家乐趣。

其实,小站迎新合作社的发展只是五年来津南大力发展城市休闲农业的一个缩影。通过推进三产融合,实施“接二连三”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新举措,津南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得到了提升。经过五年打造,津南涌现出了名洋湖都市庄园、元旭生态园、迎新合作社农业园等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与农业相结合的农业园区,仅今年上半年农业旅游收入便达到600余万元,占全区旅游景点收入的30%。

晌午时分,记者走进名洋湖都市庄园,放眼望去,湖面波光粼粼,湖中央不时泛起点点涟漪。湖水、农舍、田垄、暖棚与不远处林立的高楼、贯穿南北的快速路相映成趣,整幅画面犹如田园长在了城市里,城市建在了田园中。养殖户向记者介绍,这些年,随着津南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村里的环境好了起来,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很多以前外出打工的人现在又纷纷回村,搞起了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这和全区开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是分不开的。

防水锤排气阀

先导式电磁阀

波纹管式疏水阀

上海阀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