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阀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排污阀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泸州九旬老人17年捐款捐物资助贫困生近500人_[新闻new]

发布时间:2021-07-15 18:22:44 阅读: 来源:排污阀厂家

开栏语

仁善,仁爱善良。仁,是一种道德范畴,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善,指心地仁爱,品质淳厚。

仁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泸州,自古以来,仁人志士层出不穷。时代发展到今天,在这个物质丰裕的年代,人们忙于生计、埋头苦干,但内心深处善的一面并未泯灭,对真善美的追寻并未放弃。

爱可以传递,善可以传递,一件件善事积累和传播,社会的正气感就会回来,不正之风就会淡出。

90岁的张继尧住在重庆,每年7月,他都会给纳溪区合面镇汇出一笔钱。钱,是他的爱心助学款。汇钱,他坚持了17年。

张继尧,纳溪区合面镇周咀村人。从1996年至今,张继尧17年20余次不间断捐款捐物,仅累计捐款就超过5万余元,资助贫困生近500人。

90岁的张继尧从开始捐款那天起,就将自己的捐款之路规划为若干个“五年计划”,完成一个“五年计划”后再规划一个“五年计划”。因患有脑血栓,怕中途病逝不能完成“五年计划”,张老特嘱咐女儿张小蕾,如果自己病逝,让其延续未完成的“五年计划”,不能中断。

昨日,记者拨通了张继尧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他的老伴。“他现在行动不便,说话也不行,只有头脑还是清醒的。去年的捐款是我去银行汇的,今年肯定还要去。”他的老伴说,张老捐款的事,并未和家人商量,但家里人没有阻止他。“他是个节约的人。”张继尧的老伴说,张继尧是从农村出来的,尽管现在生活好了,但却依然保持着节俭。“一块钱的手帕用得都发硬了,还舍不得丢。”就连家里的保姆也觉得老人太节约了,“这个老人家太节俭了,一个馒头他都要吃上两三天,放在冰箱里。买东西买得贵了点,他一定要让我去换过。”

这样一位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节俭得近乎“自虐”的老人,却总是将辛苦积攒下来的钱,一次又一次地汇给家乡人民,为家乡修桥建路、为敬老院购买彩电、为大学生缴纳学费……

张继尧收到过很多孩子们的感谢信,他总是在回信中说:“我是合面人,家乡人有困难,我都会帮助的。钱财是身外之物,只要尚有能力就应该在社会上做点好事。我们中国有个传统,就是爱护家乡,爱护国家,希望今后大家也能把这个传统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在纳溪合面镇政府,有这样一份记录,见证着张继尧这17年的坚持——

1998年

寄给合面镇人民政府500元,补助生活困难的退休教师

1999年

脑血栓病复发,经抢救,虽脱离了生命危险,却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他在病床上念念不忘的仍是家乡,病情稳定后,又按照“生命不息,捐赠不止”的誓言,继续给家乡捐款2000元

2000年

寄给合面镇人民政府2000元,奖励那些为家乡建设付出辛劳的有功之臣

2001年

寄给合面镇人民政府2000元修乡村公路

2002年

寄2000元给合面镇中学、中心小学购买图书

2003年

寄2000元给合面镇中学资助贫困生

2004年5月11日

寄给合面镇人民政府2000元,用于给周咀村小学购买图书等;10月12日寄给纳溪区人民政府1万元,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

2005年

汇给合面镇人民政府2000元,其中1000元给马桥完全小学校买图书,另1000元,资助父母有病、家庭经济困难的品学兼优的川大学生刘朝霞等

2006年

得知家乡旱灾严重,又给合面镇人民政府汇去2000元,支持家乡生产自救,抗灾夺丰收

2007年

寄出5000元,用于合面镇中学、合面镇中心校修建体育场

2013年

寄出4000元,用于资助合面镇中学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

记者 周菁

关键词:互助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助人为乐的思想早在古代就产生了。孔子提出的“仁爱”,墨家主张的“兼相爱,交相利”以及“乐善好施”的伦理思想和原则,都包含有助人为乐的意思。

八旬翁自学医学知识

“健康约会”造福老人

“来,我们在讲初夏时节如何养生前,先站起来练练我们的拍手舞,这对心脏的健康有好处。”5日上午9时许,在纳溪区打古镇社会福利院内,退休22年、今年已经82岁的西南化工研究院退休老人刘六书准备讲一堂有关夏季科学养生课程。

每逢每月的5日、15日、25日,刘六书都会准时来到打古福利院和社区及镇老协会,给老人们进行“健康约会”讲座。在“健康约会”讲座上,刘六书将自己退休20多年来钻研的医学知识,并结合自己的锻炼体会传授给老人们,同时他还教授老人们锻炼拍手舞、干梳头等简便易学的健身小窍门,希望老人们能越活越年轻。而他这一坚持,转眼就已经过去了6个年头。

今年82岁的刘六书,22年前从西南化工研究院退休后,从城里返回乡下的老屋定居,过起了田园生活。忙完基本的农活后,为了打发时间,他开始钻研养生知识,特别是一些老年病的预防,他严格按照医学书上和健康讲座中的要求来进行,修正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早晚锻炼身体,并自创了拍手疗法、干梳头等健身方法,并坚持了20余年不停歇。经过20余年的坚持,刘六书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好了,人也越活越精神了,他便决定把自己找到的健身方式和更多的老人分享。

“我掌握的这些老人养生和自我调理知识,不能让我一人独自享受,我要让更多老人也能像我一样,拥有健康身体,享受幸福晚年。”2008年5月,刘六书有了自己的想法,每月到福利院免费为老人讲一堂养生课,并告诉打古镇福利院院长,院长当场表示同意:“有你来讲课,让老人们学习一些基本的养生知识,他们一定很感兴趣。”刘六书与院长当场决定,每个月5日给老人们上一堂健康养生课,院长还为养生课取名“健康约会”。

当月5日,刘六书走进福利院,给老人们讲解四季养生保健知识,每次讲座90分钟。“他每回来上课,都是精心准备,而且讲课时很有感染力,特别是他的自编疗法,又容易学又有意思,我们真的受益匪浅。”采访中,老人们七嘴八舌地说。

由于刘六书老人的“健康约会”讲座针对性、操作性强,这几年,常常有社区和村上邀请他去为老人们讲课。只要时间允许,他都是有求必应,且从不要别人为其报销一分钱。“我能将退休后学到的知识与大家分享,让大家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安享晚年,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只要我还能走动,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刘六书说。

周超文 李科 记者 汤颂 实习生 刘静

线索征集

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身边的很多人,或许不起眼,但他们的那些默默无闻的善举,却可以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激起一圈又一圈涟漪,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他们是谁?他们在哪里?如果你知道,请告诉我们。让我们,把身边的这些好心人的善举告诉大家。或许这些善举,会像一粒种子,种进人们的心里,萌发出更多善。新闻热线:3190929。

历史上的泸州人

乐善好施

江阳区慈善路,北接治平路,南与忠孝路相连的一条街,是中心城区的商贸繁华地带。据说,清代时期这条街上有蒋姓大户,主人家名叫蒋秋帆,人称蒋三公,乐善好施,使得这条街道以慈善之名著称。

泸州地方史专家陈鑫明说,“泸州靠江,因为年年沱江涨水长江涨水,沿途两岸的乡亲们受水灾的侵袭,家被洪水冲走了,搬到高的地方来住,就要解决衣食住行,而蒋三公用自己的财力在自己的家门口买锅设灶,施米饭,施银财,施衣物来救济这些灾民。”

此外,泸州的牌坊也记录着泸州人乐善好施这一传统美德。

清道光年间,适逢泸州长江发大水,洪水淹到钟鼓楼、大河街、小河街一片汪洋,灾民无数。朝廷赈灾钱粮又不能即时救助之时,宏道堂杨泮龙与儿子杨继谟设棚施米、施衣、施器物,救济灾民,一次施钱三千贯解决40多个无家可归的难民安生。洪水退后,又积极协助官府恢复生产、恢复市场、安定人心。

表彰杨氏乐善好施之举。朝廷下旨为宏道堂建坊,同时建乐善坊和节孝坊。

泸州沙湾二郎滩国库粮仓旁还有“乐善好施”坊, 据地方文献记载,清光绪十五年三月十三夜,大风引起大火灾,城中百姓千余户人家无家可归,市场米价飞涨,民食维艰。知州孙汝霖,按分巡道夏时之令以赈民之谷3000多石改为粜(平价出售)。时居住市街的曾英华和王氏决定出钱米以济灾民,并告知山东曹县任知县的儿子曾启埙。曾家开仓施米,出钱救灾之举,在百姓中传为口碑。

轻蜂加速器

网游加速

轻蜂加速器